第九章 生命倫理學
九、生命倫理學 |
1.生命倫理學概述 |
(1)生命倫理學的含義 |
2.生命倫理學研究的內容及倫理原則 |
(1)我國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原則 |
一、生命倫理學概述
(一)生命倫理學的含義
生命倫理學:由於醫學發展為生命科學,醫療發展為衛生保健領域,對這些領域內的人類行為、倫理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體和生命過程的科學,包括生物學、醫學、人類學和社會學;衛生保健是指對人類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以及對健康的維護。
生命倫理學是對傳統醫學倫理學的繼承和發展,已成為醫學倫理學發展的新階段。
生命倫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①生與死的控制問題。如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標準、死亡的標準、對待瀕死病人的態度、關於安樂死等方面。②生命品質的控制與人的潛力控制問題。如優生措施的道德可允許性原則、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DNA重組等方面。③人類的行為控制問題。
生命倫理學與傳統醫學倫理學都是醫學倫理學的一部分,都是醫學倫理學不同歷史條件下的不同表現形式,反映了倫理思想發展過程的不同階段和水準。
(二)生命倫理學與傳統醫學倫理學存在的異同
1.在醫學科學基礎上傳統醫學倫理學是以消除疾病、恢復健康、糾正各種致病因素對人體不良影響為目標;而生命倫理學是以發展生命、完善生命、追求理想的生命為目標。
2.在研究物件和範圍上傳統醫學倫理學僅僅研究醫療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研究範圍是醫學範圍內的道德原則和醫生的個人倫理。而生命倫理學,不但繼續研究醫療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且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僅研究醫生個人倫理,而且還十分強調醫學作為一種事業的社會倫理。
3.在倫理思想的立足點上傳統醫學倫理學倫理思想的立足點是義務,醫生對病人的絕對義務是整個倫理學的基本信條;而生命倫理學的倫理思想立足點是公益,就是義務、價值與公益相結合。
4.在追求的目標上傳統醫學倫理學追求的目標是美滿的醫生、道德理想的醫生;而生命倫理學追求的目標則是美滿的醫學、公正的醫學。
5.在著眼點上傳統醫學倫理學著眼點是個體,著眼於個體影響整體,影響人類;而生命倫理學的著眼點是人類或是群體,它著眼於人類或群體影響個體。
(三)生命倫理學的意義和作用
1.在於把人們的道德觀念從微觀推向宏觀,並使微觀道德與宏觀道德結合起來,既為某一病人承擔道德責任,也為人類群體承擔道德責任,同時,在個體與群體道德責任發生衝突時,更要重視群體道德的責任。
2.在於把人們的道德觀念從某一方位的道德,引向全方位的道德觀念。既從病人生命角度確定道德觀,也考慮其生命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從生態環境看待人的生存及作用。
3.在於完善生命、發展生命,使醫學倫理道德體系進一步完善。
二、生命倫理學研究的內容及倫理原則
(一)我國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問題
1.人工輔助生殖技術
2.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原則
(1)有利於患者的原則。
(2)知情同意的原則。
(3)保護後代的原則。
(4)社會公益的原則。
(5)保密原則。
(6)嚴防商品化的原則。
(二)基因工程的倫理問題
1.基因工程技術DNA重組儘管有重大的科學價值,但圍繞DNA重組,爭論十分激烈。實質上仍是生命品質論與生命神聖論的反映。
2.基因工程的倫理原則
(1)集中用於疾病的治療和預防,而不是用於“優生”的原則。
(2)知情同意和知情選擇的原則。
(3)保護基因隱私和反對基因歧視的原則。
(4)努力促進人人平等、民族和睦和國際和平的原則。
(三)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倫理原則
1.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科學意義
2.人類胚胎千細胞研究的目的
(1)反對以複製人為目的的研究。
(2)支持治療性克隆。
3.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倫理原則
(1)必須考慮科學標準與倫理道德。
(2)只能使用將要丟棄的人工授精冷凍胚胎。
(3)研究前必須向幹細胞審議小組提出申請,獲准後方可進行。
(4)禁止買賣人體胚胎,並避免婦女故意製造胚胎。
(5)愛惜和尊重胚胎,只允許對l4天內的人體胚胎用於研究。
(6)研究用胚胎不得重新植入子宮。
(7)供者必須是自願捐獻,貫徹知情同意原則。
(四)安樂死的倫理問題
主動安樂死與被動安樂死
(五)人體器官移植的倫理原則
1.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
2.器官移植的倫理原則
(1)自願原則。
(2)效用原則。
(3)公平原則。
(六)人類行為控制的倫理
行為控制是利用某些技術控制別人的行為,解決個人和社會的問題,一般可分為資訊控制和強制控制。
行為控制的倫理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
(2)尊重愛護原則
(3)嚴謹慎重的原則
(4)知情保密原則
三、生命倫理學重要文獻
關於人體試驗的(三個):貝爾蒙報告、赫爾辛基宣言、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指南
關於醫學科學研究中涉及到國際性問題的:發展中國家的臨床試驗
生命倫理學:吉漢宣言
1.貝爾蒙報告:保護人類受試者的倫理原則與準則(1979年)
2.赫爾辛基宣言:涉及人類受試者醫學研究的倫理準則(1964年)
3.生命倫理學:吉漢宣言(2000年)
4.國際性研究中的倫理與政策問題:發展中國家的臨床試驗(2001年)
5.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關於人類基因組資料庫的聲明(2002年)
6.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指南(2002年8月修訂)
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003年5月9日國務院375號令)
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關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2003年)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藥物臨床試驗品質管制規範(2003年)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衛生部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