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醫基礎學(本科)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十三單元 防治原則

  一、預防
  (一)未病先防
  1.養生以增強正氣
  包括順應自然、養性調神、護腎保精、體魄鍛煉、調攝飲食(注意飲食宜忌、藥膳保健),以及運用針灸、推拿、藥物調養等方面。
  2.防止病邪侵害
  包括避其邪氣、藥物預防等方面。
  (二)既病防變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二單元 病機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1.實的病機
  概念:所謂實,指邪氣亢盛,是以邪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應。諸如外感邪盛,或肌膚經絡閉塞,臟腑機能亢進或障礙,或氣血壅滯而瘀結不通等,則皆屬實性病理變化。
  特點:主要表現為致病邪氣的毒力和機體抗病能力都比較強盛,或邪氣雖盛而機體正氣未衰,尚能積極與邪抗爭,正邪相搏,鬥爭劇烈,反應明顯,可出現一系列病理性反應比較劇烈而有餘的證候表現。
  形成:常見於外感六淫或癘氣為病的初期中期,或因濕、痰、水飲、食積、氣滯、瘀血等滯留於體內而引起發病。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一單元 發病

  一、發病基本原理
  (一)正氣與邪氣的概念
  (1)正氣的基本概念:正氣,是一身之氣相對于邪氣時的稱謂,是指人體內具有抗病、祛邪、調節、修復等作用的一類細微物質。正氣的防禦能力具體表現在抵禦外邪入侵、驅邪外出、修復調節能力及維持臟腑經絡功能的協調等方面。
  (2)邪氣的基本概念: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簡稱為邪。包括存在於外界或由人體內所產生的某種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癘氣、外傷、蟲獸傷、寄生蟲、七情內傷、飲食失宜、痰飲、瘀血、結石等。邪氣的侵害作用,主要體現在可導致生理機能失常、可造成臟腑組織的形質損害、可導致體質類型的改變等方面。
  (二)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在發病中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正虛感邪而發病;或正虛生(指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等內生五邪)而發病。正氣的強弱可決定發病的證候性質。
  (三)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單元 病因

  病因,指破壞人體相對平衡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又稱致病因素。病因學說,是研究各種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質、致病特點及其病證臨床表現的理論。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六淫、癘氣、七情內傷、飲食所傷、勞逸損傷、痰飲、瘀血、結石,以及外傷和蟲獸傷等。中醫學認識病因,除瞭解可能作為致病因素的客觀條件外,主要是以病證的臨床表現為依據,通過分析疾病的症狀、體征來推求病因,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即辨證求因

  一、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六氣是萬物生長的條件,對於人體是無害的,而且,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逐步認識了它們的變化特點,並產生了一定的適應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氣不易使人致病。只有當氣候變化發生異常,如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如春天應溫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或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如暴冷、暴熱等);同時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之時,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侵犯人體發生疾病。此種情況下的六氣,稱為六淫
  (二)六淫共同的致病特點
  主要表現為外感性、季節性、地域性、相兼性和某種性質的轉化等方面。如: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單元 經絡

  一、經絡學說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資訊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人體的經絡系統由經脈系統、絡脈系統及其連屬部分組成。見下表:

經絡系統組成簡表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八單元 精、氣、血、津液、神

jintaikousei01  

  一、精
  (一)人體之精的概念
  人體之精,是指稟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後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人體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精一般呈液態貯藏於臟腑之中或流動於臟腑之間。精與氣相對而言,精屬陰而有形,藏於臟腑;氣屬陽而無形,流動運行全身上下內外。一般說來,精的概念範疇,僅限於先天之精、水穀之精、生殖之精及臟腑之精,並不包含血、津液及髓。
  (二)人體之精的功能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還具有濡養、化血、化氣、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指人體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由於具有遺傳功能的先天之精主要藏之於腎,並受臟腑之精以資助,故生殖之精實由腎精所化生。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單元 奇恒之腑

  一、腦
  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動,主管精神意識和主管感覺運動。
  腦是人體的生命活動中樞,能主宰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活動。諸如呼吸、心跳、吞咽等生理活動,都是由腦髓所主宰和調節。
  腦主管精神活動:人的思維意識和情志活動,都是客觀外界事物反映到腦的結果。如明代李時珍明確提出腦與精神活動的關係,稱腦為元神之府記憶亦為腦所主,如《本草備要》說:人之記性,皆在腦中。《醫林改錯》說:靈機記性不在心而在腦
  腦主管感覺和運動:明代王惠源、清代王清任等,則把聽、視、嗅等感覺功能與舌的言語功能皆歸屬於腦,說明對腦功能的認識已比《內經》提高了一大步。
  腦雖是極其重要的器官,但中醫髒象學說以五臟為中心,因而就將腦的生理功能分屬於五臟,其中尤其與心、肝、腎三髒的關係密切。這是由於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調暢情志、腎藏精而生髓充腦的緣故。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單元 六腑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傳化水穀,其氣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飲食物在其消化吸收和排泄過程中,須通過消化道的七道門戶,《難經》稱為七沖門
  (一)膽的生理功能
  膽與肝相連,附於肝下,內貯膽汁。膽汁又叫精汁、清汁,是一種黃綠色液體,味苦,具有促進某些食物消化的作用。
  膽的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及主決斷。膽汁來源於肝,彙集於膽,並隨著消化的需要,排泄膽汁於胃腸,以幫助對某些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膽主決斷,是指膽在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中,具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作用。膽的決斷作用對於防禦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響,維持精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和代謝,確保臟腑間的協調關係,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胃的分部名稱、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單元 五臟

  五臟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並能藏神,因而稱為五神髒。故其生理特點是藏而不瀉滿而不能實

  一、五臟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一)心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1.主血脈
  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流注全身,發揮其營養和滋潤作用。心主血的內涵,是心氣推動血液運行,以輸送營養物質達於全身臟腑形體官竅,維持其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動。血液運行與五臟功能相關,但心的搏動泵血作用尤為重要。心臟的搏動,主要依賴心氣的推動和調控。心氣充沛,心陰心陽協調,搏動有力,頻率適中,節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輸布全身。另外,心還有生血作用,即所謂奉心化赤作用。心主血脈的內涵,是指心氣推動和調控心臟的搏動和脈管的舒縮,使脈道通利,血液通暢。心與脈直接相連,形成一個密閉迴圈的管道系統。脈為血之府,營氣與血液並行於脈中,故說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心、脈、血三者密切相連,構成一個血液循環系統,其中心的搏動發揮著主要作用,故說心主身之血脈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單元 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概念
  (一)五行和五行學說的含義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行學說,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規律來認識世界、解釋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種五行系統結構論的哲學範疇。
  五行學說應用於中醫學領域,主要是以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來闡釋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體表與內臟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的統一,從而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五行的特性和事物與現象的五行歸類
  1.五行的特性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單元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的概念
  (一)陰陽和陰陽學說的含義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並含有對立統一的內涵。陰和陽,既可以代表兩種相互對立的事物和勢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者,一分為二也,明確指出,陰陽具有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觀點。用陰陽來概括事物或現象的對立統一關係,其對立事物或觀象必須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和陰陽屬性的規定性。陰陽學說,即是通過分析相關事物的陰陽相對屬性,以及某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的相互關係,從而認識和把握自然界錯綜複雜變化的本質原因和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陰陽學說與現代哲學的矛盾概念有著類同之處,作為認識論和方法論,乃是對客觀世界實際存在的許多特殊矛盾現象的概括,是中醫學的陰陽矛盾論。陰陽學說認為,陰陽規律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固有規律。
  (二)事物陰陽屬性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事物的陰陽屬性,既有其規定性,即絕對性不可變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對性可變的一面。其陰陽屬性可以通過與自己的對立面相比較而確定,並隨其時間、地點等一定條件的變更而改變。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陰陽屬性可以轉化,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二是陰陽的無限可分性,即陰陽之中複有陰陽。三是比較物件不同,即比較的物件發生改變,其陰陽屬性亦可以發生改變。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單元 精氣學說

  

  一、精氣學說的概念
  精,又稱精氣,在古代哲學中,指充塞於宇宙之中運動不息而且無形可見的精微物質,與同義,亦是宇宙萬物生成的原始物質,而在某些情況下,精氣則又專指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氣,在古代哲學中,指在宇宙之中不斷運動且無形可見的極細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原。
  精氣學說,是研究和探討物質世界生成本原、相互關係及發展變化的古代哲學理論,是中醫學認識事物生成變化的本原論和仲介說。精氣是物質世界的本原,宇宙萬物皆由精氣所構成,宇宙自然界是一個萬物相通、天地一統的有機整體。人體亦由精氣所構成。

  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單元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中醫學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在這一獨特理論體系中,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辯證論治。

  一、整體觀念
  整體,就是完整性和統一性。整體觀念,是中醫學關於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認識。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同時也認識到人體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重要關係和相互影響,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鬥爭中,維持著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這種內外環境的統一性和機體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為整體觀念。
  整體觀念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1.人體是有機的整體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