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單元 病機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1.實的病機
概念:所謂實,指邪氣亢盛,是以邪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應。諸如外感邪盛,或肌膚經絡閉塞,臟腑機能亢進或障礙,或氣血壅滯而瘀結不通等,則皆屬實性病理變化。
特點:主要表現為致病邪氣的毒力和機體抗病能力都比較強盛,或邪氣雖盛而機體正氣未衰,尚能積極與邪抗爭,正邪相搏,鬥爭劇烈,反應明顯,可出現一系列病理性反應比較劇烈而有餘的證候表現。
形成:常見於外感六淫或癘氣為病的初期中期,或因濕、痰、水飲、食積、氣滯、瘀血等滯留於體內而引起發病。
表現:可見體質壯實,精神亢奮,或壯熱狂躁,或煩躁不寧,或疼痛拒按,或聲高氣粗,二便不通,脈實有力等症。或表現為痰涎壅盛、食積不化、水濕氾濫、氣滯血瘀等病變。
2.虛的病機
概念:所謂虛,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應。諸如衛氣不固,臟腑機能低下,氣血津液生化不足或氣化無力,以及氣機下降不及等,均屬虛性病理變化。
特點:主要表現為機體精、氣、血、津液等的虧少和功能衰弱,臟腑經絡生理功能減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鬥爭難以出現較為劇烈的反應,可出現一系列虛弱、衰退和不足證候表現。
形成:多由素體虛弱,精氣不充,或外感病後期虛虧,或多種慢性病證日久損耗,如大病、久病,耗傷人體精氣;或因大汗、吐利、大出血等,均會導致正氣虛弱。
表現:可見身體瘦弱,或神疲體倦,面色無華,聲低氣微,氣短,或自汗,或盜汗,或五心煩熱,或畏寒肢冷,脈虛無力等症。
3.虛中夾實
概念:指病理變化以正氣虛損為主,又兼夾實邪結滯,從而形成正虛邪實的虛實錯雜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或正虛氣化無力,內生水濕、痰飲、瘀血等病理產物等凝結阻滯所致。
表現:如脾虛濕滯病證,臨床可見脾氣虛弱的神疲肢倦,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大便不實之症,又兼見口黏、脘痞、舌苔厚膩等表現。
4.實中夾虛
概念:指病理變化以邪實為主,又兼有正氣虛損不足,從而形成邪實正虛的虛實錯雜療理狀態。
形成:多由病證失治,或治療不當,耗傷正氣所致。如外感熱病中期,由於邪熱熾盛,耗氣傷津,從而形成實熱傷津,氣陰兩傷病證。
表現:既有高熱氣粗,心煩不安,面紅目赤,尿赤便秘,苔黃脈數等實熱見症;又兼見口舌乾燥,口渴引飲,氣短心悸,舌燥少津等氣陰不足見症。
5.真虛假實
即“至虛有盛候”。
概念:指“虛”為病機的本質,而其“實”乃是病證假像的病理狀態。即所說“至虛之病,反見盛勢”。
形成:多由正氣虛弱,臟腑經絡之氣不足,推動、激發功能減退,氣血運行無力所致。表現:如脾氣虛弱,運化無力,可見納食減少,疲乏無力,舌胖嫩而苔潤,脈虛而細弱等正氣不足病證;同時又可見腹脹滿(但時有和緩輕減),腹痛(但喜按)等假實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氣虛推動無力而出現的便秘,亦屬此類。
6.真實假虛
即“大實有羸狀”。
概念:指“實”為病機的本質,而其“虛”乃是病證假像的病理狀態。即所說“大實之病,反有羸狀”。
形成:多由邪氣亢盛,結聚體內,阻滯經絡,氣血不能外達所致。
表現:如熱結腸胃,裡熱熾盛,可見大便秘結,腹滿硬痛拒按,潮熱,譫語等實熱之症;同時因陽氣被鬱,不能四布,又可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頓等狀似虛寒之假像。再如小兒食積所出現的腹瀉;婦科瘀血內阻出現的崩漏下血等,亦屬此類。
(二)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1.正勝邪退
概念:指正氣奮起積極抗禦邪氣,正氣漸趨強盛或戰勝邪氣,邪勢日衰或被驅除的病理過程。
形成:多由患者機體正氣比較充盛,抗邪能力較強,或能及時、正確的治療,或兩者兼而有之,邪氣難以進一步發展所致。
轉歸:此為疾病向好轉或痊癒方向發展的最常見轉歸。在此過程中,病邪對機體的損害作用消失或終止,機體臟腑經絡等組織的病理性損害逐漸得到修復,精、氣、血、津液等物質虧耗逐漸得以恢復,機體陰陽兩方面在新的基礎上又獲得了新的相對平衡,疾病即告痊癒。
2.邪勝正衰
概念:指邪氣亢盛,正氣虛衰,機體抗邪無力,病勢迅速惡化的病理過程。
形成:多由正氣虛衰,無力抗邪;或因邪氣熾盛,毒力較強,或因失於治療,或治療不當,機體抗邪能力日趨低下,無以制止邪氣致病損害所致。
轉歸:此為疾病向惡化加劇方向發展的轉歸。若邪氣進一步發展,機體病理損害日趨嚴重,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衰憊,正氣耗竭,邪氣獨盛,陰陽離決,則機體生命活動亦告終止而死亡。
3.正虛邪戀
概念:指正氣大虛,餘邪未盡,或由於正氣難複,無力驅邪,致使疾病處於纏綿難愈的病理過程。
形成:多見於疾病後期,亦常為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正氣已虛,病邪留戀所致。
轉歸:一是在積極治療和調理下,正氣增強而恢復,疾病趨向好轉或痊癒。二是治療調理不當,或正氣難複,邪氣留戀,病情轉為遷延或慢性病,或遺留某些後遺症。
4.邪正相持
概念: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正氣不甚虛弱,而邪氣亦不過強,邪正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勢處於遷延狀態的病理過程。
形成:多發於外感疾病中期,或慢性病之遷延期,多由於邪正相持不下,病勢膠著所致。
轉歸:病勢遷延,經久不愈,或發展成慢性病證。一般來說,邪氣留結之處,即是邪正相持、病理表現明顯之所,其臨床表現亦隨邪留部位而有所不同。
5.邪去正虛
概念:指邪氣被祛除,病邪對機體損害作用消失,但正氣亦被耗傷而虛弱,有待恢復的病理過程。
形成:多由邪盛傷正,正氣嚴重被損;或過用大汗、大吐、大下之法,病邪雖祛而正氣亦傷;或素體虛弱,病後正氣更衰所致。
轉歸:多為重病後的恢復期,須加強調養,方能康復。
二、陰陽失調
(一)陰陽偏盛
指病邪侵襲人體,導致機體陰陽雙方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狀態,屬“邪氣盛則實”的實證。在性質上必從其類,即陽邪侵襲人體可形成機體陽氣偏勝;陰邪侵襲人體,可形成機體陰氣偏勝。其病機特點是“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病機發展趨勢是“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可見實寒、實熱之證。
1.陽偏勝
概念:即陽盛,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陽氣病理性亢盛,機能亢奮,機體反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
特點:陽盛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或虛虧不甚)的實熱病證。
形成:多由感受溫熱陽邪,或雖感陰邪,但從陽化熱,或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因氣滯、血瘀、食積等鬱而化熱所致。
表現:陽氣的病理性亢盛,以熱、動、燥為特點,故陽盛易出現化熱、化火病理變化,常表現為實性、熱性病證,可見壯熱,煩渴,面紅目赤,尿黃便幹,苔黃,脈數等症。陽盛則耗陰,實熱病證易於煎灼人體陰氣和陰津,故在出現熱象之同時,還可見口渴溲少、大便乾燥等陰津不足症狀,久之亦可轉化為實熱傷陰病證或虛熱證。
2.陰偏勝
概念:即陰盛,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陰氣病理性偏盛,機能抑制或減退,熱量耗傷過多,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的病理狀態。
特點:陰盛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或虛損不甚)的實寒病證。
形成:多由感受寒濕陰邪,或過食生冷,寒邪中阻,遏抑陽氣溫煦氣化;或素體陽虛,溫化作用不足,寒濕內聚等所致。
表現:陰氣的病理性亢盛,以寒、靜、濕為特點,故陰盛病機常出現陰寒內盛,血脈凝澀,以及痰濕、水飲貯留等病理變化,常表現為實性、寒性病證。可見畏寒,喜暖,形寒肢冷,腹冷痛,泄瀉,水腫,痰液清冷,舌淡而潤,脈遲等症。陰盛則損陽,實寒病證久則必損陽氣,故在出現寒象的同時,常可伴見陽氣不足,機體生理功能減退,陽熱不足等陽虛見症,如面色白、溲清、便溏等症,形成實寒兼陽虛證。若陽氣損傷過甚,病可由實轉虛,發展成為虛寒證。
(二)陰陽偏衰
指人體陰或陽虧虛不足所引起的病理變化,實際上包括了精氣血津液的不足和功能的減退。同時亦包括了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失調。其病機表現特點是“陽虛則陰盛”,“陽虛則寒”;“陰虛則陽亢”,“陰虛則熱”。可見虛寒、虛熱病證。
1.陽偏衰
概念:即陽虛,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減緩,產熱不足的病理狀態。
特點:陽虛病機特點,多表現為機體陽氣不足,陽不制陰,陰氣相對亢盛的虛寒證。
形成: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飲食失養,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損傷陽氣所致。
表現:一般以脾腎陽虛為主,尤以腎陽虛衰(命火不足)最為重要。陽虛則寒,可見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脈遲等寒象;亦可見踡臥神疲,小便清長,下利清穀,脈微細等虛象。同時,由於陽虛氣化無力,陽不化陰,津液代謝障礙或減退,可形成水液貯留等水腫病證。
2.陰偏衰
概念:即陰虛,指機體陰氣不足,精、血、津液等陰液虧少,以及由於陰虛不能制陽,導致陽氣相對亢盛,機能虛性亢奮的病理狀態。
特點:陰虛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氣不足,制約陽熱及滋養、寧靜功能減退,陽相對亢盛的虛熱病證。
形成:多由陽邪傷陰;或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久病耗傷陰液等所致。
表現:主要表現為涼潤、抑制與寧靜功能減退,從而出現虛熱、失潤及虛性亢奮見症。一般以肺、肝、腎陰氣陰液不足為主,尤以腎陰虛虧為重要,故臨床以肺腎陰虛或肝腎陰虛為多見。由於陰虛不能制約陽氣,從而可形成陰虛內熱、陰虛火旺、陰虛陽亢等病變。陰虛內熱,可見消瘦,盜汗,低燒,五心煩熱,口幹,舌紅,脈細數等症;陰虛火旺,可見骨蒸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顴紅升火,咳血,或消瘦等症;陰虛陽亢,可見眩暈耳鳴,或遺精,或性欲亢進,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症。
(三)陰陽互損
腎藏精氣,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陰陽之根本。因此,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或腎本身陰陽失調的情況下,才易於發生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陰陽互損病理變化。
1.陰損及陽
概念:指由於陰氣陰液虧耗,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表現:如肝陽上亢病證,病機為肝腎陰虛,水不涵木,陰虛陽亢。若病情發展,進一步耗傷腎臟精氣,損及腎陽,繼而出現畏寒肢冷,夜尿清長,面色白,脈沉細無力等陽虛之症,即說明已發展成陰損及陽的陰陽兩虛病證。
2.陽損及陰
概念:指由於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累及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表現:如腎陽虛虧,水泛為腫病證,病機主要是陽氣不足,氣化失司,津液代謝障礙,水液貯留,溢於肌膚所致。若病變發展,腎陽進一步虛損,耗傷腎中精氣,則陰無陽以生,致使腎陰亦日益虧耗,繼而出現消瘦,煩躁升火,甚則瘛疭等腎陰虧虛見症,即說明已發展成陽損及陰的陰陽兩虛病證。
(四)陰陽格拒
1.陰盛格陽
概念:又稱格陽。指陰寒偏盛至極,壅閉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致使陰陽不相維繫順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
特點:陰寒內盛為疾病的本質,由於格陽於外,可表現出某些假熱之象,即為真寒假熱證。
表現:如極度衰弱之虛寒證,在面色蒼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臥,脈微欲絕陽虛陰盛基礎上,突然出現面色泛紅,煩熱,口渴,言語過多,脈大而無根等假熱之象,即是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並向陰陽離決發展之危重病證。
2.陽盛格陰
概念:又稱格陰。指陽熱偏盛至極,深伏于裡,陽氣被遏,郁閉於內,不能外達於肢體,從而將陰氣排斥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
特點:陽盛於內,實熱熾盛,為疾病的本質,但由於格陰於外(實際是陽氣不能外達),可表現出某些假寒之象,即為真熱假寒證。
表現:如外感熱病,邪熱熾盛,可見壯熱,面紅,氣粗,煩躁,舌紅,脈數大有力等症,病勢發展較重之時,又出現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陽盛格陰危重病證。
(五)陰陽亡失
1.亡陽
概念:指機體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而致全身屬陽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邪氣過盛,正不敵邪,陽氣損傷太多;或素體陽虛,正氣不足,疲勞過度,耗氣過多;或過用汗、吐、下等法,或因病汗出過多,或吐瀉太過,津液大量丟失,氣隨津脫;或大量出血,氣隨血脫;或慢性病,長期大量耗散陽氣,虛陽外越等所致。
表現:陽氣暴脫亡失,則溫煦、推動、興奮、衛外功能衰竭尤為突出,故可見大汗淋漓,肌膚手足逆冷,面色蒼白,踡臥神疲,脈微欲絕等症。
2.亡陰
概念:指機體陰氣陰液發生突然性大量耗傷或丟失,而致全身屬陰的功能出現嚴重衰竭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邪熱熾盛,或邪熱久留,大量煎灼陰液,耗傷陰氣所致。亦可由於其他因素大量耗傷陰液而致亡陰。
表現:亡陰之時,以寧靜、滋潤與內守等功能衰竭最為明顯,可見氣喘,煩躁不安,手足雖溫而汗多欲脫,面色紅或紫,脈數疾等危重病證。
三、精、氣、血失常
(一)精的失常
1.精虛
概念:是指腎精(主要為先天之精)和水穀之精虧耗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產生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過勞傷腎,或由於臟腑精虧,日久累及於腎等所致。
表現:腎精不足,則可見生長發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遺精早洩,精神萎頓,耳鳴健忘,以及體弱多病,未老先衰等。水穀之精不足,則可見面黃無華,肌肉瘦削,頭昏目眩,疲倦乏力等症。
2.精瘀
概念:指男子精液阻滯精道,排精障礙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房勞過度,忍精不泄,或少年手淫,或日久不交,或驚恐傷腎,或瘀血、敗精、濕熱瘀阻,或手術所傷等所致。若腎氣虛而推動無力,或肝氣鬱結而疏泄失職,亦可致精泄不暢而成瘀。
表現:主要為排精不暢或排精不能,並伴有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墜、精索小核硬結如串珠,以及腰痛、頭暈等症。
(二)氣的失常
包括氣虛、氣機失調(即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等)。
1.氣虛
概念:指元氣耗損,周身之氣不足及功能減弱,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肺脾腎功能失調,氣生成不足;或勞倦內傷,或久病不復等所致。
表現:全身性氣虛,可見精神萎頓,倦怠乏力,眩暈,自汗,易於感冒,面色白,舌淡,脈虛等症。偏於元氣虛,則可見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氣虛,則可見動則心悸,呼吸氣短等症。
2.氣滯
概念:即氣機鬱滯,指氣的流通不暢,鬱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鬱;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遏氣機;或外邪內犯,抑遏氣機;或因臟腑功能障礙而氣機鬱滯;或因氣虛運行無力而鬱滯等所致。
表現:氣滯於某一局部,可見脹滿、疼痛之症,甚則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飲等病理產物。氣滯亦可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或障礙,如肺氣壅滯,可見胸悶,喘咳;肝鬱氣滯,可見脅肋脹滿,少腹脹痛;脾胃氣滯,可見納呆,脘腹脹痛;胃腸氣滯,則可見腹脹而痛,時作時止,得矢氣、噯氣而舒。故臟腑氣滯,以肺、肝、脾胃等髒為多見。
3.氣逆
概念:指氣機升降失常,或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阻等引發臟腑之氣上逆所致。亦有因氣虛而上逆者。
表現:氣逆常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氣喘;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呃逆,噯氣;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而脹,面紅目赤而易怒;若肝氣暴張,肝氣上逆,血隨氣逆,則可發作咯血、吐血,甚則壅遏清竅而發作昏厥。因虛而氣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虛而不納氣,均可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亦可導致胃氣上逆。
4.氣陷
概念:指在氣虛病變基礎上發生的,以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氣的升舉無力而下陷為特徵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氣虛病變發展而來,尤與脾氣虛關係最為密切。若素體虛弱,或病久耗傷,以致脾氣虛損,清陽不升,或中氣下陷所致。
表現:主要表現為“上氣不足”與“中氣下陷”兩方面。上氣不足,指脾氣虛損,升清無力,水穀精微不能上輸頭目,頭目失養,則可見頭暈眼花,耳鳴,疲倦乏力等症。中氣下陷,則指脾氣虛損,升舉無力,氣機趨下,降多升少,臟腑組織維繫無力,位置下移,可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證。脾氣虛陷,運化失職,清濁升降失調,則可並見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等症。
5.氣閉
概念:指氣機閉阻,外出嚴重障礙,以致清竅閉塞,出現昏厥等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濁等閉塞氣道,使氣不得外出,以致清竅被蒙所致。
表現:臨床所見有閉厥、氣厥、痛厥、痰厥等分別。其發病急驟,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為特點。並伴有其他相應症狀。
6.氣脫
概念:即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正不敵邪,或久病消耗而衰竭,以致氣不內守而脫失;或大出血、大汗出等氣隨血脫或氣隨津泄等所致。
表現:可見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全身癱軟,手撒,二便失禁,脈微欲絕或虛大無根等症。
(三)血的失常
1.血虛
概念:指血液不足,濡養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百脈、形體器官失養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失血過多,新生之血不及補充;或因脾胃虛弱,飲食營養缺乏,化源不足,或化生血液功能減退;或腎臟精氣虛虧,髓虛,精血不能互化;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以致營血暗耗等所致。
表現:多出現全身或局部營養不足,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功能衰退等證候,可見面色不華,唇、舌、爪甲色淡無華,眩暈眼黑,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體瘦怯,或手足麻木,關節屈伸不利,或兩目乾澀,視物昏花等症。
2.血瘀
概念:指血液循行遲緩,或流行不暢,甚則血液瘀結停滯成積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氣滯而血行受阻,或氣虛而血行遲慢;或痰濁阻於脈絡;或寒邪入於血分,血寒而凝;或邪熱入血,煎灼血津;或因外力扭挫,傷及脈絡;或產後惡露不下、不淨等,均可致瘀。
表現:血瘀則氣滯,血瘀於臟腑、經絡某一局部,氣血不通,則發作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得寒溫而不解;血瘀病變發展,積久凝結而成瘀血,可形成腫塊,同時並見面目黧黑,肌膚甲錯,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紅縷等症。
3.血熱
概念:指血內有熱,使血行加速,脈絡擴張,或血液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邪熱入於血分;或情志鬱結,五志過極,鬱久化熱,內火熾盛,郁於血分;或陰虛火旺等所致。
表現:血熱病變,以既有熱象,又有耗血、動血及傷陰症狀為特徵。可見身熱,夜間為甚,舌質紅絳,口乾舌燥,甚則衄血、吐血、尿血,月經提前量多,脈數等症。此外,血熱則心神被擾,可見心煩,或躁擾不安,甚則神昏、譫語、發狂等症。
4.出血
概念:指血液逸出血脈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血熱、氣虛、外傷及瘀血內阻等所致。
表現:可見吐血、衄血、尿血、皮膚斑疹、月經提前量多等症。此離經之血不得及時消散或排出,蓄積體內,則為瘀血。瘀血停積體內,則又可引發多種病理變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則氣隨血脫,可引發全身功能衰竭。
(四)精氣血失調
1.精與氣血失調
主要表現為精氣兩虛、精血不足、氣滯精瘀和血瘀精阻等病理變化。
2.氣滯血瘀
概念:指因氣的運行鬱滯不暢,以致血液運行滯澀或障礙,繼而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傷,氣機阻滯,影響及血;或因閃挫外傷,傷及氣血,因而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所致。
表現:一般來說,氣滯而血瘀與肝關係密切,血瘀而氣滯則與心密切相關。氣滯血瘀並見,可見脹滿疼痛,瘀斑,以及積聚癥瘕等病證。若邪阻肺氣,宣降失司,久則可致心、肺氣滯血瘀,而見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症。
3.氣虛血瘀
概念:指因氣對血的推動無力而致血行不暢,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狀態。
形成:較多見於心氣不足,運血無力病證,以及氣虛血滯的肢體不用等病變。且在老年病中,氣虛血瘀,更應注意。
表現:多見驚悸怔忡,喘促水腫,或肢體癱瘓、痿廢等證。
4.氣不攝血
概念:指因氣虛不足,統攝血液功能減弱,血不循經而逸出脈外,導致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氣虛病變發展,脾氣虛損,統攝失司所致。此外,諸如肺氣、肝氣、胃氣、腎氣虛虧,亦可減弱氣之統攝功能而發生出血。
表現:可見咯血、吐血、衄血、發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證。並可伴見面色不華,倦怠乏力,脈虛舌淡等氣虛之象。
5.氣隨血脫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隨血液的突然流失而急劇脫散,從而形成氣血並脫的危重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外傷失血,或嘔血、便血,或婦女崩中,或產後急劇大出血等所致。
表現:可見出血量多,冷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甚則暈厥,或見抽搐,或見口幹,脈芤或微細欲絕等症。
6.氣血兩虛
概念:指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組織器官失養,而致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久病耗傷,氣血兩虧所致。
表現: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衰;或因氣虛,血液生化無源而日漸衰少,從而形氣血兩虛病證,可見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心悸失眠,形體瘦怯,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甚則肢體感覺障礙,或肢體痿廢不用等症。
四、津液代謝失常
(一)津液不足
概念:指機體津液虧少,致使臟腑、形體、官竅、皮毛失其滋養、濡潤和充盈,從而產生一系列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外感溫熱或燥熱之邪煎灼津液,或邪熱內生,如陽亢生熱,或五志化火耗傷津液;或大熱、多汗、吐瀉、多尿、失血及大面積燒傷等耗傷津液;或過用、誤用辛燥之劑而傷津;或體虛津液生成不足,或久病耗傷等,致使津液虧耗而發病。
表現:傷津為主,可見口渴引飲,口、鼻、皮膚乾燥,目陷螺癟,大便乾燥秘結,小便短少,甚則轉筋等症。傷液為主,則可見舌光紅無苔或少苔,唇舌乾燥而不欲飲,形瘦肉脫,肌膚毛髮枯槁,其則動風而見肉陶,手足震顫、蠕動等症。
(二)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概念:津液的輸布障礙,指津液不能正常轉輸和布散,升降環流遲緩,因而濕濁內生,或滯留於某一局部,導致津液不化,水濕困阻,或釀痰成飲的病理狀態。津液的排泄障礙,指津液氣化不利,轉化為汗、尿的功能減退,從而導致水液貯留於體內,或外溢於肌膚,發為水腫的病理狀態。
形成:津液的輸泄障礙,主要與脾、肺、腎、三焦的功能失常有關,並受到肝失疏泄病變的影響。多由脾運化水液功能減退;或肺失宣降;或肝失疏泄,氣滯而水停;或腎的蒸化功能減退;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轉化為汗液和尿液之氣化障礙,水液貯留於體內所致。
表現:津液輸布、排泄障礙,其病理表現有三:一是濕濁困阻,可見胸悶嘔惡,脘腹痞滿,頭身困重,口膩不渴,腹脹便溏,苔膩等症。二是痰飲凝聚,滯留於機體不同部位而有多種病機變化和臨床表現。如痰阻於肺,可見咳喘咯痰;痰迷心竅,可見胸悶心悸,神昏癲狂;痰停於胃,可發作噁心嘔吐;痰濁上犯,清竅不利,則眩暈昏冒;痰氣凝結於咽喉,則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稱為“梅核氣”。若飲邪為病,則可見飲停胸脅,發為“懸飲”;飲留於肺,發為“支飲”等病證。三是水液貯留,多由肺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障礙,因而水液貯留於肌膚或體內,則發為水腫或腹水等病證。
(三)津液與氣血關係失調
1.水停氣阻
概念:指津液代謝障礙,水濕痰飲貯留,導致氣機阻滯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痰飲水濕病變發展,影響氣機通利所致。
表現:如水飲阻肺,肺氣壅滯,宣降失職,則可見胸滿咳嗽,喘促不能平臥;水飲淩阻遏心氣,心陽被抑,則可見心悸,心痛;水飲停滯中焦,阻遏脾胃氣機,以致清氣不濁氣不降,則可見頭昏困倦,脘腹脹滿,納化呆滯;水飲停於四肢,導致經脈氣血阻則可見肢體沉重脹痛等症。
2.氣隨津脫
概念:指津液大量丟失,氣失其依附而隨津液外泄,以致暴脫亡失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高熱傷津,或大汗傷津脫液,或嚴重吐瀉耗傷津液所致。故說:“吐下之餘,定無完氣”。
表現:氣脫則全身機能突然衰竭,可見面色蒼白,神昏暈厥,汗出不止,目閉口開手撒,甚則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症。
3.津枯血燥
概念:指津液虧乏枯竭,導致血燥而虛熱內生或血燥生風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高熱傷津,或燒傷而致津液損耗,或陰虛癆熱,津液暗耗等所致。
表現:可見心煩,鼻咽乾燥,肌肉消瘦,皮膚乾燥或肌膚甲錯,並有皮膚瘙癢,或皮屑過多等症。
4.津虧血瘀
概念:指津液耗損,導致血行滯澀不暢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高熱、燒傷,或大汗出,或吐瀉等因素,大量耗傷津液,致使血容量減少,血液循行阻滯不暢,從而導致血瘀等所致。
表現:多在津液不足基礎上,又出現舌質紫絳,或有瘀點、瘀斑,或見斑疹顯露等症。
5.血瘀水停
概念:指因血脈瘀滯導致津液輸布障礙,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血瘀而津液環流不利,或血瘀而致氣滯,氣滯則津停為水等所致。
表現:多在血瘀基礎上,兼見下肢、面目浮腫等症。
五、內生“五邪”
(一)風氣內動
概念:又稱“內風”,即肝風內動。指在疾病過程中,或因陽盛,或因陰虛,或血虛,或熱極傷及營血,以致陰虛不能制陽,陽升無制,或筋脈失其濡養,從而出現動風的病理狀態。故說:“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
形成及表現:主要有如下五類:
一是肝陽化風。多由情志所傷,肝氣鬱結,鬱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傷肝,肝氣亢逆,或操勞過度,耗傷肝腎之陰,以致陰虛陽亢,水不涵木,浮陽不潛,繼而陰不制陽,肝之陽氣升動無制,便亢而化風,形成肝風內動。輕則可見筋惕肉瞤,肢麻震顫,眩暈欲僕,或為口眼斜,重則半身不遂,甚則血隨氣升,而見卒然僕倒,或為閉厥,或為脫厥。
二是熱極生風。又稱熱甚動風,多由邪熱熾盛,煎灼津液,傷及營血,燔灼肝經,筋脈失其柔順,陽熱亢盛,則化而為風,多見於熱性病的極期。可見痙厥,抽搐,鼻翼煽動,目睛上吊,並伴有高熱,神昏,譫語等症。
三是陰虛風動。多因熱病後期,陰津耗傷;或久病耗傷,津液及陰氣虧虛所致。陰液枯竭,無以濡養筋脈,陰氣大傷,失其涼潤柔和之能,則變生內風,即虛風內動。可見筋攣肉瞤,手足蠕動等症。並見低熱起伏,舌光少津,脈細如絲等陰竭表現。
四是血虛生風。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營血,導致肝血不足,筋脈失養,或血虛無以榮絡,則虛風內動。可見肢體麻木不仁,筋肉跳動,甚則手足拘攣不伸等症。
五是血燥生風。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虧血少,或長期營養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內結,新血生化障礙所致。津枯血少,失潤化燥,則肌膚失於濡養,經脈氣血失於和調,於是血燥而變生內風。可見皮膚乾燥,或肌膚甲錯,並有皮膚瘙癢或落皮屑等症。
(二)寒從中生
概念:又稱“內寒”。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虛寒內生,或陰寒之邪彌漫積滯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先天稟賦不足,陽氣素虛,或久病傷陽,或外感寒邪,過食生冷,損傷陽氣,累及脾腎,脾腎陽虛,溫煦氣化失職所致。
表現:一是陽虛陰盛,陰盛則內寒自生,可見虛寒及血脈“收引”之症,如面色蒼白,形寒肢冷,或筋脈拘攣,肢節痹痛等。二是陽虛氣衰,氣化功能減退或失司,陽不化陰,代謝活動障礙或減退,從而導致陰寒性病理產物如水濕、痰飲等積聚或停滯。可見尿頻清長,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瀉,或為水腫等病證。
(三)濕濁內生
概念:又稱“內濕”。指由於脾的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濕濁蓄積停滯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過食肥甘,嗜酒或恣食生冷,內傷脾胃,致使脾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或素體肥胖,或喜靜少動,或情志抑鬱,以致氣機不利,津液輸布障礙,因而水液不化,聚而成濕所致。濕濁內生亦與腎陽虛,溫煦氣化失職有關。
表現:常隨濕濁阻滯部位不同而異。如濕濁留滯經脈之間,則可見頭昏悶重如裹,肢體重著或屈伸不利;濕犯上焦,則胸悶咳嗽;濕阻中焦,則脘腹脹滿,納呆,口膩或甜,舌苔厚膩;濕滯下焦,則腹脹便溏,小便不利;水濕泛溢於皮膚肌腠,則發為水腫。
(四)津傷化燥
概念:又稱“內燥”。指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因而出現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久病傷陰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導致陰虧津少;或溫熱病變熱盛傷陰耗津等所致。
表現:內燥病變以肺、胃、大腸為多見,可見津液枯涸及陰虛內熱病證,如肌膚乾燥不澤,起皮脫屑,甚則皸裂,口燥咽幹唇焦,舌上無津,甚或光紅龜裂,鼻幹目澀少淚,爪甲脆折,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等。如以肺燥為主,則應兼見於咳無痰,甚則咯血;以胃燥為主,則胃陰虛虧,可伴見舌光紅無苔;如若腸燥,則應兼見便秘等症。
(五)火熱內生
概念:,又稱“內火”、“內熱”。指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氣血鬱結,鬱久化熱化火,或病邪鬱結,從陽化熱化火,因而產生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
形成: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陽氣過盛化火,即病理性的陽氣亢盛,稱為“壯火”。又稱“氣有餘便是火”。二是邪鬱化火,如外感風、寒、燥、濕等病邪人裡,鬱結從陽化熱化火,或痰飲、瘀血、結石和食積、蟲積等鬱而化火。三是五志過極化火。四是陰虛火旺,多由津液虧耗,陰氣大傷,陰虛陽亢,則虛熱、虛火內生。
表現:凡陽盛、邪鬱化熱化火及五志過極化火,多為實熱實火,可見高熱,午後潮熱,面紅目赤,尿赤,便幹,唇舌生瘡等症。若屬虛火,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虛熱徵象,如五心煩熱,骨蒸潮熱,面部烘熱,消瘦,盜汗等症。而陰虛火旺,則其火熱徵象多集中於機體某一部位,可見虛火上炎的牙痛、咽痛、齒衄、顴紅升火等症。
六、疾病傳變
(一)疾病傳變的形式
1.病位傳變
指某一部位的病變,可向其他部位波及擴展,從而引起該部位發生病變。
(1)表裡出入:包括表病入裡、裡病出表。
(2)外感病傳變:包括六經傳變、三焦傳變、衛氣營血傳變。
(3)內傷病傳變:包括髒與髒傳變、髒與腑傳變、腑與腑傳變、形髒內外傳變。
2.病性轉化
(1)寒熱轉化:包括由寒化熱、由熱轉寒。
(2)虛實轉化:包括由實轉虛、因虛致實。
(二)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
1.體質因素
主要從兩方面對疾病的傳變發生作用:一是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正氣之強弱,從而影響發病與傳變的遲速。二是在邪正鬥爭過程中,對病邪的“從化”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一般來說,素體陽盛者,則邪多從火化,疾病多向陽熱實證演變;素體陰盛者,則邪多從寒化,疾病多向寒實或虛寒等證演變。
2.病邪因素
一是疾病傳變的遲速與邪氣的性質直接相關。如外感六淫,則陽邪傳變較快、陰邪傳變較慢、癘氣傳變急速。另外,邪盛傳變較快,邪微則傳變較慢。二是不同病邪,其傷人途徑不同,病位傳變途徑亦有較大差異。三是病邪從化主要由體質因素決定,但病性變化與病邪屬性亦有一定聯繫。如燥為陽邪,易從熱化;濕為陰邪,易從寒化等。
3.地域因素和氣候因素
一是地域因素長期作用,形成不同人群的體質特徵和疾病譜差異,從而影響疾病的傳變。二是時令氣候對疾病傳變的影響。
4.生活因素
包括情志、飲食、勞逸等,主要通過對正氣發生作用而影響疾病的傳變進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