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補益劑

 

第八單元 補益劑

細目一:概述

 

細目二:補氣


  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藥物】人參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證候】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四肢乏力,食少或便溏,舌質淡,脈虛弱者。
  【化裁應用】
  1.異功散:脾胃虛弱,症見食欲不振、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者,加陳皮以理氣助運。
  2.六君子湯:脾胃氣虛夾有痰濕,症見不思飲食、噁心嘔吐、胸脘痞悶、大便不實或咳嗽痰多稀白者,再加半夏以燥濕化痰。
  3.香砂六君子湯:脾胃氣虛,寒濕滯於中焦,症見納呆、噯氣、脘腹脹滿或疼痛、嘔吐泄瀉者,再加香附(現代多用木香)、砂仁以理氣散寒止痛。
  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藥物】蓮子肉 山藥薏苡仁 扁豆 人參 甘草 白術 茯苓 砂仁 桔梗 (大棗)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證候】脾虛盛證。食少,便溏,或瀉,或吐,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胸脘悶脹,面色萎黃,舌質淡紅,苔白,脈細緩或虛緩。
  【配伍意義】
  桔梗,開宣肺氣,通調水道,以利滲濕;又作舟楫之用,載藥上行,以收培土生金(補脾益肺)之效。
  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組成藥物】黃芪 人參 白術 當歸 橘皮 炙甘草 升麻 柴胡(無茯苓)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證候】中氣不足證。
  (1)氣虛發熱。身熱自汗,渴喜溫飲,氣短乏力,舌質淡,脈虛大無力
  (2)氣虛下陷。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或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舌淡脈虛。
  【配伍意義】
  升麻、柴胡升舉清陽,協黃芪升提下陷之中氣,以助升陽舉陷之功。
  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藥物】人參 麥冬 五味子
  【功用】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證候】氣陰兩虛證。
  (1)暑熱、溫熱,耗氣傷陰證。體倦氣短,咽幹口渴,脈虛細
  (2)久咳肺虛,氣陰兩傷證。嗆咳少痰,氣短自汗,口乾舌燥,苔薄少津,脈虛數或虛細。
  玉屏風散(《醫方類聚》)
  【組成藥物】黃芪 防風 白術
  【功用】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證候】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者。
  【配伍意義】
  防風入脾而走表,既可協脾中清陽達表以實衛,又疏散風邪,與黃芪、白術相配,補中寓散,使固表不留邪,祛邪不傷正。三藥合用,共奏益氣固表,止汗禦風之功。
  本方雖為止汗之方,卻不用收澀斂汗之藥,是以補為固之義。
  完帶湯(《傅青主女科》)
  【組成藥物】炒白術 山藥 人參 蒼術 車前子 白芍 柴胡 黑芥穗 陳皮 甘草
  【功用】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證候】脾虛肝鬱,濕濁帶下。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配伍意義】
  柴胡散肝疏鬱而升清;柴胡合白芍養肝體而和肝用,使肝木達則脾土自強;
  黑芥穗勝濕止帶。
  氣虛證證候辨識
  氣虛:倦怠乏力,面色萎白,舌淡苔白,脈虛弱
                 ---四君子湯
  泄瀉,苔白膩,脈虛緩     ---參苓白術散
  臟器脫垂;發熱,脈虛大無力  ---補中益氣湯
  汗出惡風,易感風邪      ---玉屏風散
  帶下清稀色白         ---完帶湯
  汗多神疲,舌幹紅少苔,脈虛細 ---生脈散

細目三:補血


  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藥物】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黃
  【功用】補血調血。
  【主治證候】營血虛滯證。月經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妊娠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後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或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無華,舌淡,唇爪色淡,脈細弦或細澀
  【配伍意義】
  為補血調血之要劑。
  【化裁運用】
  1.聖愈湯:氣血虛弱,氣不攝血,月經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體倦神衰者,加人參、黃芪以益氣攝血。
  2.桃紅四物湯:血虛兼見血瘀,月經超前,量多,色紫質黏稠,或有血塊,腹痛,腹脹者,加桃仁、紅花以逐瘀行血。
  3.芎歸膠艾湯:血虛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吳萸,以溫通血脈;崩漏下血,月經過多,淋漓不止,或產後下血不絕;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者,加阿膠、艾葉、甘草,以養血止血,調經安胎。
  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藥物】黃芪 當歸
  【功用】補氣生血。
  【主治證候】血虛陽浮發熱證。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
  亦治婦人經行、產後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者。
  【配伍意義】
  本方為治療血虛發熱的代表方。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
  黃芪補氣生血、實衛固表。
  黃芪用量五倍於當歸,實則重在補氣,後世推崇為補氣生血的代表方劑。
  歸脾湯(《正體類要》)
  【組成藥物】黃芪 人參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龍眼肉 酸棗仁 當歸 木香 遠志 生薑 大棗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證候】
  (1)心脾兩虛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
  (2)脾不統血證。便血,以及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血虛證證候辨識
  血虛:面色無華,唇甲色淡、舌淡,脈細
                       ---四物湯
  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 ---當歸補血湯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便血、崩漏,量多色淡 ---歸脾湯

細目四:氣血雙補


  八珍湯(《瑞竹堂經驗方》)
  【組成藥物】人參 白術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黃 炙甘草(生薑 大棗)
  【功用】益氣補血。
  【主治證候】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
  【化裁運用】
  1.十全大補湯:食少納呆者,酌加砂仁、神曲以消食開胃。神疲氣短,自汗盜汗,四肢不溫,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或瘡瘍不斂者,加黃芪、肉桂,以溫補氣血;
  2.人參養榮湯:驚悸健忘,夜寐不安,虛熱自汗,咽幹唇燥,形體消瘦.皮膚乾枯者,去川芎,可酌加酸棗仁、柏子仁、遠志、橘皮、五味子等以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3.泰山磐石散:若屢有墮胎宿疾,或妊娠胎動不安,脈滑無力者,去茯苓,加續斷、黃芪、黃芩、糯米、砂仁等以益氣健脾,養血安胎。
  炙甘草湯(又名複脈湯)(《傷寒論》)
  【組成藥物】炙甘草 生薑 人參 生地黃 桂枝 阿膠 麥冬 麻仁 大棗 (清酒)
  (無芍藥)
  【功用】益,通陽複脈
  【主治證候】
  (1)陰血陽氣虛弱,心脈失養證。脈結代,心動悸,體贏氣短,舌光色淡,少津者。
  (2)虛勞肺痿。乾咳無痰,或咯痰不多,痰中帶有血絲,形瘦氣短,虛煩眠差,自汗或盜汗,咽幹舌燥,大便難,或虛熱時發,脈虛數。
  【配伍意義】
  桂枝、生薑、清酒溫通陽氣,流暢血行以複脈。
  氣血兩虛證證候辨識
  氣血兩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食少體倦,舌淡,脈虛細
     ---八珍湯
  脈結代,心動悸,舌光色淡,少津;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咳吐涎沫,虛煩眠差,咽幹舌燥,脈虛數---炙甘草湯

細目五:補陰


  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藥物】熟地黃 山茱萸 山藥 澤瀉 茯苓 丹皮
  【功用】滋補肝腎。
  【主治證候】肝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牙齒動搖,盜汗遺精,或消渴,口燥咽幹,或骨蒸潮熱,手足心熱,或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細數
  【配伍意義】
  本方三陰並補,三補三瀉。體現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配伍思想。
  【化裁應用】
  1.知柏地黃丸:陰虛火旺而致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酸痛,遺精者,加知母、黃柏滋陰降火。
  2.都氣丸:腎陰虛氣喘,呃逆者,加五味子滋腎納氣平喘。
  3.麥味地黃丸:肺腎陰虛,咳嗽喘逆,潮熱盜汗,加麥冬、五味子滋腎斂肺止咳。
  4.杞菊地黃丸:肝腎陰虛而致兩眼昏花,視物不明,或眼睛乾澀,迎風流淚者,加枸杞子、菊花養陰平肝,滋水明目。
  左歸丸(《景嶽全書》)
  【功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證候】真陰不足證。頭目眩暈,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幹,光紅少苔,脈細數。
  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組成藥物】熟地黃 龜板 豬脊髓 黃柏 知母 蜂蜜
  【功用】滋陰降火
  【主治證候】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咳嗽咯血,心煩易怒。足膝疼熱;或腰酸腿軟。
  【配伍意義】本方為滋陰降火、培本清源之劑。
  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組成藥物】沙參 麥冬 當歸身 生地黃 枸杞子 川楝子(無白芍、柴胡)
  【功用】滋陰疏肝
  【主治證候】陰虛肝鬱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幹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
  亦治疝氣瘕聚。
  【配伍意義】
  本方病機為肝腎陰虛,血燥氣郁,肝氣鬱滯,橫逆犯胃所致。治當養肝體以和肝用。
  生地黃、枸杞子:滋水涵木
  沙參、麥冬:清金制木(佐金平木)、扶土抑木
  陰虛證證候辨識
  陰虛: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
  腰膝酸軟,小兒五遲五軟   ---六味地黃丸
  骨蒸潮熱,心煩易怒,足膝疼熱和酸軟,尺脈數而有力  ---大補陰丸
  胸脘脅痛,吞酸吐苦     ---一貫煎
  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脈細  ---左歸丸

細目六:補陽


  腎氣丸(《金匱要略》)
  【組成藥物】幹地黃 山藥 山茱萸 澤瀉 茯苓 丹皮 桂枝 炮附子
  【功用】補腎助陽
  【主治證候】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或陽痿早洩,舌質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
  亦治腳氣、痰飲、消渴等因腎陽不足所致的病證。
  【配伍意義】
  本方以大量幹地黃(生地)、山茱萸、山藥滋陰補腎為主,而配少量炮附子和桂枝補火助陽,一則陰陽並補,陰中求陽;二則微微生火,使溫而不熱,取少火生氣之義。
  【化裁運用】
  1.《濟生方》腎氣丸:腎陽不足,水腫,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者,桂枝易為官桂,加車前子、川牛膝以溫補腎陽,利水消腫。
  2.《濟生方》十補丸:腎陽虛損,精氣不足,面色黧黑,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肢體贏瘦,足膝軟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者,桂枝易為肉桂,加鹿茸、五味子以溫壯腎陽,納氣歸腎。
  右歸丸(《景嶽全書》)
  【功用】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主治證候】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氣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或腰膝軟弱,下肢浮腫,舌淡苔白,脈沉遲。
  陽虛證證候辨識
  陽虛:腰膝酸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清長,舌淡苔白,脈沉細
  脈虛弱而尺部尤沉細      ---腎氣丸
  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脈沉遲  ---右歸丸

細目七:陰陽雙補


  地黃飲子(《聖濟總錄》)
  【組成藥物】
  熟幹地黃 山茱萸 石斛 麥門冬五味子
  巴戟天 肉蓯蓉 炮附子 官桂 
  茯苓 菖蒲 遠志
  (煎加生薑、大棗;《宣明淪方》另有薄荷五七葉同煎)
  【功用】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證候】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喑痱證。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幹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龜鹿二仙膠(《醫便》)
  【組成藥物】鹿角 龜板 人參 枸杞子
  【功用】滋陰填精,益氣壯陽。
  【主治證候】真元虛損,精血不足證。全身瘦削,陽痿遺精,兩目昏花,腰膝酸軟,或久不受孕。
  七寶美髯丹(《積善堂方》;錄自《本草綱目》)
  【功用】補益肝腎,烏髮壯骨
  【主治證候】肝腎不足證。鬚髮早白,脫髮,齒牙動搖,腰膝酸軟,夢遺滑精,或不育。
  陰陽兩虛證證候辨識
  陰陽兩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暈目眩、午後潮熱,舌淡苔白,脈沉細
  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足冷面赤    ---地黃飲子
  全身瘦削,陽痿遺精,腰膝痠軟,久不孕育 ---龜鹿二仙膠
  鬚髮早白,齒牙動搖           ---七寶美髯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adon 的頭像
    buadon

    舊人文與新醫學

    bua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